• 罗荣桓元帅的家风

    2023-07-24   阅读数:3771 【字体:  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
    图片9.png


    人物简介

    图片10.png

    罗荣桓(1902—1963),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,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,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,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,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,党、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。

    永远做老实人

    罗荣桓自从投身革命,便将生死置之度外,更是从来没有想过将来飞黄腾达升官发财。1937年秋,作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,罗荣桓奉命开赴抗日前线。临别前,他对新婚不久的妻子林月琴叮嘱道,要永远做老实人,忠诚于党的事业。“永远做老实人”不仅是罗荣桓对妻子的期望,更是自己坚守的信条。他时刻提醒自己是人民的公仆,应该为人民谋幸福,而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。他后来在给孩子的信中坦言:“你爸爸二十余年来,是在为人民服务,已成终身职业,而不会如你所想的,是在做官,更没有财可发。你爸爸的生活,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,一无私有。”这确实是罗荣桓一生最真实的写照。

    在炮火纷飞的革命岁月,罗荣桓一直以四海为家,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。由于环境的艰苦,加上没日没夜地工作,他最终积劳成疾,后被确诊为肾癌。1946年7月,党中央安排他到苏联就医。一年后,罗荣桓回到了黑龙江哈尔滨,在组织的安排下,他住进了一幢从旧官僚手中接收过来的楼房里。这是一处宽敞的上下三层楼的独立庭院,楼内设有豪华的舞厅、会客厅,讲究的卧室、洗漱间,非常华丽气派。住在这样的房子里,罗荣桓感到太奢侈了,心里很不安,几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另找一处朴素简单的房子住,但一直没有结果。有一天,他到谭政家去做客,见谭政住的是一处二层小楼,于是跟谭政说:“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?你家住楼上,我们住楼下。欢迎吗?”谭政起初还以为罗荣桓在开玩笑,没想到几天以后,罗荣桓一家真的搬来了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罗荣桓一家搬进了北京南池子18号。这处房子并不宽敞,要住上罗荣桓一家,再加上秘书、司机、警卫员等人,很不方便,但罗荣桓仍然自愿搬了进去。

    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

    罗荣桓是一名慈父,但从不溺爱孩子,他经常叮嘱自己的子女:“革命干部子女不要脱离群众,不要有优越感,要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。你们千万不要有依赖爸爸、妈妈的思想,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。”

    罗东进和妹妹罗南下上小学时,由于学校离家远,平时兄妹俩都住校,只在星期六才坐公共汽车回家。有一次学校放学晚了,家里派车去接回了他俩。罗荣桓知道这件事后,把全家都召集到一块儿,严肃地说:“以后绝对不准用小车接送孩子。汽车是组织上给我工作用的,不是接送你们上学的,你们平时已经享受了不少你们不应当享受的待遇,如果再不自觉就不好了,那样会害了你们自己的。”后来有一次兄妹俩放学回家,没搭上公共汽车,就步行回家,天很晚了还没到家。家里人有些着急了,担心孩子在路上出什么事。这时,两个孩子满头大汗、一身尘土地进了家门。罗荣桓一看就明白了,高兴地表扬了他们,说道:“好,好,你们做得很对,年轻人就应该时刻锻炼自己,不怕吃苦。生活上不搞特殊化,不要一味追求舒适的生活,贪图享受。”

    1954年罗荣桓的长女罗玉英由于身体不好,无法继续坚持学业,于是打算提前参加工作,这个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。但是,在分配工作时,罗荣桓并没有在城里为女儿谋求一个职位,而是要求她到工农群众中去,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。农场条件比较艰苦,交通也不方便,罗玉英要步行5公里,然后才能乘坐公共汽车回家。在农场,罗玉英从没有以高干子女的身份自居,而是与职工们一道工作、吃住和学习。她的思想经受了锻炼,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,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。

    有一分精力,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

    1927年罗荣桓加入中国共产党后,便义无反顾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奉献出自己的全部。他始终不忘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,一直继承着革命先烈的遗志,将“有一分精力,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”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。他一直同病魔作斗争,却也始终担负着繁重的工作,其初心就是为党和人民多做些事情。医生常劝他要注意养生之道,罗荣桓却总是笑着说:“注意养生当然很重要,不过对于革命者来说,养生不是人生的目的,所以不能用清静无为的办法来解决养生问题,应当把养生当作保证工作效能的一个条件。争取长寿,是为了在革命事业上给后代做出更多的成果。”

    1961年,医生根据他的病情,建议他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离开工作岗位,完全休息。他曾打趣说:“我是个不会休息的人,在娱乐方面也没有什么爱好,这是一个缺点,青年人可不要学我。”当他被疾病折磨得坐卧不宁的时候,林月琴给他打开收音机,拿来画报,都解除不了他的痛苦。这时,如果有通信员送文件来了,罗荣桓会立刻喜形于色,高兴地说:“对喽,快拿文件来看吧!”文件拿到手,他马上忘记了病痛,沉浸在工作的快乐之中。

    弥留之际,罗荣桓拉着妻子林月琴的手,深情地对她说:“我死以后,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,搬到一般的房子去,不要特殊。”他还嘱托孩子们说:“我一生选择了革命的道路,这一步是走对了,你们要记住这一点。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,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,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,永远干革命。”

    罗荣桓几十年身体力行,留下的对党忠诚,严格要求子女,做老实人、办老实事的革命风范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“传家宝”,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,直到今天仍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闪烁着光芒。